俗諺說得好:『家財萬貫、不如一技在身』,如此令大家耳熟能詳的話語,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暸解其箇中涵義。生活在今日富裕的寶島,鮮少有人會去留心到今日的繁榮是如何得來的?殊不知在繁華的背後,流了多少先聖、先賢的智慧與汗水。
在播遷來台的那段時光,許多人白手起家,靠的是什麼?那是一份毅力,也是一種對自我技藝的自信,使得今日寶島的成就,有著不凡的根基。常言道:『給他魚吃,不如教他釣魚』,就是在告訴我們唯有對自我技藝的肯定與不斷對技藝的磨練,才能使得我們有能夠與世界競爭的本錢。
猶記撥遷初期台灣所製造的產品,總是被國際上評為次等貨,甚至於只是非不得已才使用得臨時替代品。而今放眼台灣在高科技產業上的表現,堪稱數一數二,又是為何原因?此乃每位參與此行業的人員,對於自我的技術有自信。而他們的自信又從哪裡來?乃是將既成的技術,不斷的加以磨練,加以發揚光大。
對於一個工業國家來說,技術性人才是相當迫切需要的。而技術人員的培養,則需要靠紮實的專業技能來達成此目標。然而技術的培養,則要個人對於自我的期許與成就,雙方面相互配合。
在今日每個人都有很好的培養技能的環境,所以我們更該努力的學習技能,以便提升國家的整體競爭力,使得台灣經驗再度的發揮在世界上,身為台灣人的一份子,是該為這片土地多付出一點心力。
然而在軍旅生涯中,更是擁有無數的學習機會,可以茁壯自我的本職學能。加上依專長分配兵科,更能夠發揮所長,努力的充實自我。趁著此段規律的生活,培養出適合自己性向的技能,不斷的對自我要求,如此方能成長茁壯,找出自我的定位。
當能擁有令人稱羨的純熟技術時,就能在今日的社會中,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。而專業的技能就將是個人的最佳的入門法寶,若能在時時刻刻不斷的砥礪自我,充實專業的能力,相信必能在人生的大道上,替自我、替國家寫下璀燦的歷史新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