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部落格 > 部落格文章
 
家醫
 
分類:醫藥

2009/9/4 上午 09:56:12

 

中醫藥研究者 陳耀瀛

相信各位對「家醫」這個名詞應該都不陌生,近幾年來各大醫院都紛紛設立「家醫科」這個項目,主要的原因是透過『家醫』可對患者做更多的了解。

可是大醫院設立「家醫」是否有效果?其實沒有,應該說是一點點效果都沒有,現在的「家醫」在醫院扮演的角色是患者找家醫以後,可透過家醫介紹該掛哪一科的門診比較正確,這我是從患者的口中聽到的,好笑吧!

其實「家醫」很早以前就存在過,然而患者卻不知有這個詞,當然那時候不叫家醫,一般只稱為「先生」,也就是時常提著包包出診的診所醫生,早期台灣的診所林立,當時沒有所謂的健保或勞保,患者對醫生有一種崇高的信任與尊敬,反之醫生對患者有如自己的親人一般的照顧,沒有所謂的上班與下班的時間,就算三更半夜,也一樣出診或來診所急診,醫生也不會有所抱怨,只要患者的病情可以穩定才是最重要,此點是遵循中國醫藥的傳統精神,所謂的:「醫者父母心」,因為長期的醫患行為導致在患者與醫生間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友誼,轉變成如親戚般的友誼關係,所以患者的下一代對醫生均如自己的叔叔或伯父稱之,醫生也因對患者一家的工作環境、想法、飲食習慣、作息等等都有進一步的了解,故而對病情的掌控或判斷都比較準確,這符合了西醫的「心理學」的診斷與中醫的聞、問診療系統。

家醫」其實是西醫內科的主軸,在早期雖然沒有精密的儀器,可是醫生是透過看診經驗的累積來做診斷的輔助,在第一時間內做出最準確的診斷,馬上治療,或必須轉診大醫院,醫生會告訴患者家屬該如何處理,患者的家屬也容易配合,因此患者能得到比較正確的醫療,故而早期住院的病人不多,多數的門診治療也只有三五天就能痊癒,不是像現在的醫院住院人數大爆滿(現在的人口是早期的四倍,而醫療機構卻不止早期的二十倍),門診更是掛到二百多號,我曾換算一個醫生看診八小時的話,他不上廁所也不吃飯,平均每個患者只能看二分鐘,這樣的醫療體系,患者能得到準確的處方嗎?還有醫師應該保持最佳的精神狀態才能做出最好的診斷,所以每個醫生一天只能看診二十五名至三十名患者,超過則容易有誤診的行為,因為醫生也是個人,也會有疲憊的時刻,教學醫院是否應該教醫生以醫德標準為醫療的優先!不要一直製造「明星醫生」,這樣只對患者百害而無一利!

雪蓮花中醫藥專業網

http://www.hsing-mei.com.tw/

 
 
目前評價:0
 
您對這一則文章的評價:
 
回應內容:
 

我要回應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