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序入秋,季節轉換,天氣逐漸轉涼,醫院出現很多因皮膚紅腫發炎而求診的小朋友,進一步發現原來是異位性皮膚炎惹禍。醫師表示,異位性皮膚炎容易遺傳給下一代,尤其幼童好發,家長必須避免孩子搔抓受傷,並進行消炎、保濕工作,以降低皮膚發炎症狀。
根據統計,台灣約有300萬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,常好發於嬰兒與兒童時期,它是一種慢性反覆性的皮膚疾病,尤其是有過敏性鼻炎、氣喘等家族遺傳病史,以及食物、貓狗毛髮、塵蹣、灰塵、黴菌等過敏源,都會誘發異位性皮膚炎發作,即使孕婦懷孕期間特別注意飲食與環境控制,也無法完全避免寶寶遺傳。
今年4歲大的虹兒與1歲弟弟,2都有異位性皮膚炎問題,過去鄒媽媽一直很納悶為何虹兒常一覺醒來,卻渾身遍體鱗傷。鄒媽媽說:『(原音)我出國3天、4天不在家裡,然後回家的時候,我嚇了一大跳,我以為她被受虐,她整個抓得整片都是傷口,整個全部都是流血,整身全部都是,那時候我簡直看了真的是很難過,不到1歲吧,好像8、9個月的時候。』
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皮膚部主任邱品齊表示,近年來異位性皮膚炎是小朋友很常見的疾病,孩子天生缺乏一種特殊脂肪代謝酵素,無法合成皮膚所需的脂肪酸,導致皮膚異常乾燥。邱品齊說:『(原音)原則第一大概就是止癢,因為小孩子癢的話,他很不舒服,他會去想抓,抓久了,皮膚就會受傷。第二個就是要消炎,因為異位性皮膚炎本身就是一種皮膚發炎的狀態,所以他必須要先做消炎。第三個就是保濕了,以前是比較不被重視,可是這幾年發現,其實只要在這類的小朋友,你把他的一個皮膚保濕給做好,異位性皮膚炎的一個活性就會下降,嚴重度也會改善。』
醫師表示,皮膚太乾燥容易導致表皮障壁功能變差,一旦外來物質影響,將加重皮膚炎症狀,醫師建議家長可以多替小朋友擦保濕乳液,保護脆弱肌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