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暑迎秋談養生
1、夏季常是人體體力消耗多而吸收少的季節,根據四時〝春生、夏長、秋收、冬藏 〞之規律,秋天也是人體處於〝 收穫 〞的季節,所以秋天是人體進補的重要時機。
2、由於氣候轉涼,人體陽氣亦逐漸衰微,且此時早晚溫差大,故宜注意生活起居,避免受寒感冒,此刻素有風濕關節疼痛、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,更需注意保暖,以防就病復發;即使出現一時〝秋老虎〞之酷熱,亦不可多食冷飲,尤其是小兒、老人、或多病體虛者,尤需避免。
3、秋高氣爽,氣候多乾燥,而燥氣易傷人體之陰液,故易產生口乾舌燥、乾咳少痰、皮膚乾燥搔癢、眼睛乾澀、便秘等症狀;所以日常生活飲食宜遵守下列原則為宜: 〝燥者濡之〞,所以秋日進補藥物,以柔潤溫養為主,即滋陰而不寒,溫陽而不熱,常用藥物如下:沙參、麥冬、玉竹、百合、芡實、冬蟲夏草、山藥、黨參、黃耆、紅棗、杏仁、川貝母、山楂、烏梅等。
常食具養陰作用之蔬菜水果,如梨子、柚子、甘蔗、葡萄、草莓、洋菇、荸薺、萵苣、絲瓜、胡蘿蔔、花生、鮮蓮藕、黑白木耳等。
屬虛寒體質者,在進食滋陰補藥時,為避免損傷陽氣,宜根據個 人體質,酌加適量溫陽藥(如黨參、黃耆、紅棗、生薑、蔥白等),除了可達陰陽雙補的功用,並具驅寒之效。
少食辛辣炒炸或菸酒等刺激品,以免再耗氣傷陰。
4、藥膳:
秋季養生湯:
* 材料: 太子參 5 錢、麥冬 6 錢、黃耆 3 錢、枸杞 5 錢、雞腿 2 隻、蔥段、薑片及米酒適量。(3人份)
* 作法: 將諸藥快速沖淨,雞腿切塊,燙去血水,一同放入燉鍋內,加入適量水,燉煮約1小時,加鹽調味後,即可食用。
* 功效: 滋陰補氣,養血明目,強身抗癌。
*適應症:為秋季養生常用藥膳方,一般人均可食用;體內若有急性感染(如上呼吸道發炎、急性腸胃炎等),則勿食用。
杏仁芝麻粥: * 材料: 甜杏仁 3 錢、白果 3 錢、胡桃仁 5 錢、花生仁 6 錢、沙參 1 兩、適量黑芝麻粉及梗米。(3 日份)
* 作法: 諸藥磨粉,與梗米熬煮成粥,食前灑下1/4湯匙之芝麻粉,每日清晨服用為宜。
* 功效: 潤肺補腎、化痰止咳。
* 適應症: 慢性咳嗽或氣喘緩解期。
美顏潤膚蝦: * 材料: 黃精1兩、百合 3 錢,黨參 3 錢,枸杞 3 錢及沙蝦半斤。(3~5 人份)
* 作法: 先將藥材(枸杞除外)加 1000㏄ 水,熬煮 45 分鐘後,取汁約 500㏄ 備用;沙蝦入水川燙去腥,將蝦及枸杞放入藥汁中,再以大火蒸約 5 分鐘,加鹽調味,即可飲湯吃蝦。
* 功效: 陰陽雙補,具養顏美容,去斑安神,明目延年之效。
潤燥止癢粥: * 材料: 炙首烏 6 錢,刺蒺蔾 5 錢,玉竹 6 錢,紅棗 10 枚,米1杯。(3-4 天份)
* 作法: 諸藥除紅棗外,放入紗布袋內,與紅棗、梗米熬煮成粥,加冰糖調味後即可食用。
* 功效: 補血養肝,滋陰潤燥,止膚癢。
* 適應症: 皮膚乾燥、搔癢脫屑、大便乾燥,屬肝腎不足者。
健腦壯骨排骨湯: * 材料: 肉蓯蓉 5 錢、薏仁 2 兩、何首烏 2 錢、排骨適量。(三天份即三人份)
* 作法: 將小排骨洗淨後,用沸水燙除血水;將薏仁洗淨放入鍋中,加適量水,浸泡約一小時,其餘藥材放入藥袋中備用;將排骨、藥袋及薏仁一起放進鍋中,先開大火煮滾,撈除浮沫後改為小火,燉煮約二小時,去除藥袋,加鹽調味即可食用。
* 功效: 補腎健腦、消脂減重、強壯腰膝、滑利關節、行血止痛、利水退腫,尤其適用於腰膝酸軟,關節疼痛,排便不暢,肥胖等症。
* 備註: 容易腹瀉者可酌加黃耆 3 錢或茯苓 3-5 錢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