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部落格 > 部落格文章
 
頸椎早衰症(頸椎骨刺)
 
分類:醫藥

2010/4/19 下午 06:19:58

 

台灣有很多三十幾歲以上的人罹患此症者不在少數,尤其是女性比男性多一倍以上,罹患此症至為困擾,產生的症狀有:睡眠品質不佳、耳鳴、胸部緊繃、胸悶、眼睛濛霧、頭暈、精神狀況不佳、記憶力減退、頸部痠硬、肩膀痠痛、手臂痠痛、手指末端發麻、手指關節或手腕關節僵硬不靈活、手指無力等等神經性疾病的併發症。

造成頸椎早衰症的原因很多,除了年齡層的退化作用以外,多數起因於姿勢不良或過度使用,這些不當的外力加諸下,很容易讓軟骨漸漸開始受到磨損消耗,進而引起局部性的發炎或腫脹,如果周圍肌肉彈性不佳或韌帶受損傷,再加上持續不當的外力壓迫作用,就會使得軟骨一再的磨損與腫脹的惡性循環下,終致軟骨磨損殆盡,而逐漸刺激頸椎體邊緣骨質的增生,長期下來累積形成骨刺及關節變形,各種頸椎退化關節病變就隨之而來。

西醫的診斷

頸椎早衰症可能產生的臨床症狀與頸椎退化性關節病變表現類似,可歸納為四種:
(1)
局部組織傷害所造成不適。
(2)
骨刺壓迫椎間孔的神經所造成的神經根病變,可能引起肩膀、上臂、前臂、手及小指部位的酸麻、無力。
(3)
骨刺壓迫到脊椎動脈而出現姿勢性頭暈、目眩、耳鳴等症狀。
(4)
因骨刺或椎間盤突出造成脊髓腔狹窄,若壓迫到脊髓,可能導致大小便失禁和下半身麻木無力、行動不穩等症狀。
普通放射線學的檢查有頸部側面、正面與雙側斜面的檢查,可以發現有椎間盤高度的減少,骨刺於椎體前與後緣生出,於椎體鉤關節與面關節間的神經孔中生出。若再加上分別於向前彎曲與向後伸展的側面照時,可看出有無病變節脫位與不穩定的現象發生。

但必須強調的是,40歲後於x光便常見有頸椎間盤退化現象的發生,甚至70歲以後會有超過70%的人有上述現象,但常是無症狀的,也就是說x光片檢查發現雖有退化的現象,不一定就會有症狀的。因普通放射線學檢查無法看到神經,所以要證明骨刺有無造成神經壓迫,必須藉助特別的影像檢查。

脊髓攝影:以水溶性顯影劑注入脊椎管內,看神經有無受壓迫的情形,好處可由後腦窩檢查至薦椎;壞處是較有侵犯性,與無法了解病因為何,是椎間盤軟骨、骨刺或腫瘤等造成其壓迫,無法得知。其診斷的準確率為7090%

電腦斷層:最好配合脊髓攝影,才可以清楚表現出脊索或神經被壓迫的情形。另外,必須藉助較好的機器解像力,才能分辨出是硬的骨刺或軟骨造成的神經壓迫。

磁共振:乃一非侵犯性、無輻射暴露危險的檢查。可以對軟骨、神經有一清楚分明的解像能力,這些優點為目前較常使用的原因。但是須留意的是,超過40歲無症狀的人,也會有25%的比例作核磁共振檢查會出現異常,就是假陽性情形。

治療:

藥物治療:非類固醇性抗發炎藥為主,其同時具有消炎與止痛的作用,因為神經受到機械性壓迫會產生發炎的反應以致有傳導性症狀,如疼痛、麻木、無力,於此降低其發炎反應可以減少病人的疼痛。

物理性治療:可透過機械復健來達到初期症狀的緩解作用。

護具保護治療:減少椎體活動,以減少對受壓神經的牽引刺激,以有效緩解症狀。

外科手術治療:在以上治療過程無法減輕緩解的情況下,必須考慮手術治療。

中醫診斷

此病在中醫比較複雜,共區分為:行痺、痛痺、著痺、熱痺、皮痺、肌痺、脈痺、筋痺、骨痺等,治療上也各有所異。

行痺:邪聚關節,流走而痛,遊行上下或赤或腫,筋脈弛縱而不收,骨節疼痛,.惡風,脈緩,舌苔薄白。

治療參考:羌活防風湯、小續命湯。

痛痺:肩浈作痛,拘急浮腫,夜則痛甚,惟痛有定處,不似風痺之注流痛,惡寒.口不渴,脈遲。

治療參考:烏頭湯、麻黃附子湯、蠲痺湯。

著痺:精神昏塞,四肢麻痺不仁,爪之如隔衣,身重,臥床不能自轉側,兩腿緩弱,小便不利,大便反快,脈濇。

治療參考:防己羌活湯、小續命湯。

熱痺:肌肉熱極,體上如鼠走之狀,流行無定而痛,唇口反裂,皮膚色變,脈數。

治療參考:千金犀角散,升陽散火湯。

皮痺:皮中如有蟲行狀,搔之不痛,如隔重衣,惡風寒或見癮疹風瘡。

治療參考:黃耆桂枝湯,小續命湯,五痺湯。

肌痺:肌膚爪之不仁,汗出,四肢痿弱,精神昏塞。

治療參考:葛根白芷湯,小續命湯,五痺湯.

脈痺:脈中血不流行,皮膚色變,肌肉熱,爪之不仁。

治療參考:紅花犀角湯,小續命湯,五痺湯。

筋痺:筋攣節痛,屈而不伸,,痛處赤腫。

治療參考:羚羊角散,小續命湯,五痺湯。

骨痺:骨重不舉,骨髓痠痛,但惡寒,不惡熱,足脛痠軟無力善伸不善屈。

治療參考:虎骨湯,小續命湯。

以上是中醫對「頸椎早衰症」的觀點與內服藥的治療,外在的治療法,中醫與民俗療法可說是分不開的,多數採用「推拿」、「藥液熱敷」、「拔罐」、「貼藥膏」、「針灸」等,多項的附帶性緩解措施,雖然再治療上稍有拉長時間的作用,不過治療過程副作用少,如能對症下藥,治癒率高,是個不錯的選擇。

自身的緩解運動也可以紓解醫些症狀,如:辦公室頸椎保健操

1將頭向前後方向緩慢轉動,角度愈大愈好,重覆5次。
2將頭向左右兩側緩慢動,角度愈大愈好,重覆5次。
3將頭向左右兩側肩膀側歪,角度愈大愈好,重覆5次。
這些運動都有效的緩解頸部衰退的作用。

取材來自:雪蓮花中醫藥專業網

http://www.hsing-mei.btb.tw/

 
 
目前評價:0
 
您對這一則文章的評價:
 
回應內容:
 

我要回應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