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陳小姐年底要訂婚,但她想送給姊妹淘,還有特別照顧她的阿姨一套最特殊的喜餅,可惜市場上千篇一律的產品,很難表達她的心意。」 這樣的故事隨著個性化商品大行其道,將有所改變。目前已有業者突破傳統,讓喜餅隨著消費者意願改變內容與包裝,無論是紅酒、花茶、糖果,都能取代傳統大餅或西式餅乾,甚至把內容物的商品標籤,改成這對新人的大名。而這種獨一無二的特殊性禮盒,預料將成為六、七年級生最愛,同時也挑戰傳統喜餅業。 「三年前,七十再婚的張忠謀為了讓員工沾喜氣,買了上百盒巧克力在台積電各廠服務台發放,讓員工分享喜悅,從這裡我們看到特殊性禮盒商機,心想個性化結婚禮盒一定會成為未來主流,於是創造這個新行業。沒想到,還沒在媒體曝光,也沒有促銷宣傳,卻在人稱諸事不宜的孤鸞年,甚至是面臨即將來到的鬼月,開幕兩個星期內就拿到超過三十張訂單,看來這個市場真是潛力無窮。」 分別在郭元益喜餅服務超過的陳原財與許盧仲,半年前決定離開他們辛苦工作十三年和五年的郭元益自行創業,成立資本額一千萬元的創美企業,並在今年七月底在台北市開了第一家「mywedding」門市,展店成本二百萬元。坐在舒適沙發上,二位喜餅業企劃大老,一邊展示他們的第四代喜餅,一面談起這個新興行業的未來。 許盧仲說:「中國人訂婚送餅的傳統不會被改變,但禮餅內容已從一大餅、六小餅,轉型到目前西式餅乾主流,雖然業者號稱有各種喜餅可供選擇,但仍有很多人在結婚旺季收到許多相同的禮盒,送餅的紀念價值和喜悅分享的用意逐漸被沖淡,我想也該是改革的時候了。」 其實陳原財與許盧仲口中的第四代喜餅,說穿了就是個性化禮餅,但創美企業的創意與服務,再加上門市所創造的氣氛,卻讓這個行業成為未來被看好的新服務業。在郭元益服務超過十三年的陳原財則表示:「站在商業立場上,我們的商品做到了商品差異化;在消費者立場上,這種禮盒達到特殊紀念價值目的,讓送餅更具意義。」 目標六、七年級 今年五月才新婚的陳原財,在郭元益時就發現有消費者希望在喜餅上做變化,讓親朋好友體驗特殊喜悅感,無論加張卡片或在外裝盒上做變化,就是為了讓禮盒更具紀念價值。可是大型業者因為成本和制式考量,最多只能提供口味變化,消費者也只能硬著頭皮接受業者提供的商品,就連加張卡片也得自己一張張往禮盒內塞,真是美中不足,所以才有第四代喜餅的創意。 陳原財形容:「你一定能想像,送給長輩禮盒中放著台灣最棒的烏魚子、送給公司長官歐洲最好的紅酒、送給姊妹淘進口巧克力,再加上一隻學生時期大家搶著要的可愛小熊、送給小時候玩在一起的玩伴手工餅乾,再加上一疊『尪仔標』,當對方收到這盒新一代喜餅時,那種驚喜又懷念的感覺吧!我想新婚夫妻的幸福感,一定也能藉由這種特殊性商品,以另類方式傳達到賓客手中。」 根據統計,每年有十六萬對新人步入紅毯另一端,其中有十二萬對新人會挑選傳統糕餅業商品做為喜餅,包括禮坊、郭元益等大型業者,更占了七成以上的市場,但仍有四萬對新人選擇到百貨公司專櫃挑選禮盒做為送禮用,目的就是為了做到喜餅與其他新人不同的差異化。 除了要吸引這四萬對可能走入百貨公司專櫃的新人外,還要向另外十二萬對新人招手,事實上這樣個性化商品的價格並不低,基本價在每盒一千二百元到一千五百元,並依消費者特殊需求再加價,比起傳統喜餅五百元上下的價格,多出二倍以上。 「我們並不擔心價位會嚇走消費者,因為這與百貨公司專櫃禮盒價位差不多,同時也鼓勵消費者在上百盒喜餅中,只須請購部分新一代禮盒,其他還是可以採用傳統喜餅。而且就算消費者只訂二盒,我們也做。這種模式中,傳統與第四代喜餅的比例消費者該如何調配,目前還在觀察中,這也會影響到我們未來調整訂價的標準。」 許盧仲表示:「目前單月單店目標在六千到一萬盒,明年將在台北地區再成立二家門市。也因為這是個提供創意與服務的行業,本身並不從事生產,所以毛利會比傳統喜餅業高。至於投資的額本何時能回收,就看六、七年級的新新人類捧不捧場了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