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際間市場分布、產業鏈及企業營運方式,均產生結構性變化,台灣企業在擬定未來營運及發展策略時,可考慮併購或與其他跨國企業結盟,合作開拓亞洲等新興市場。 經濟貿易全球化以及區域市場形成,致使國際間市場分布、產業鏈及企業營運發展方式,均產生結構性變化。台灣經濟成長動力主要來自出口貿易,與全球產業息息相關,自是深受全球經貿發展情勢之影響。 所以台灣企業在擬定未來營運及發展策略時,應從全球化、國際化的角度思考,善加運用全球資源,提升競爭力。 1.全球經貿整合快速發展 自1948年起,世界貿易組織(wto)及前身關貿總協定(gatt)即致力去除國際間有形、無形的貿易及投資壁壘或障礙,促進全球經貿自由化。同時間,區域經濟整合亦形成,包括歐盟、北美自由貿易協定、東協自由貿易協定等,均具規模。且歐盟仍持續向東擴展,印度、俄羅斯、中國及巴西金磚四國崛起,亦可能形成新興區域市場。 全球經貿快速整合,將造成國際資源重新分配,並改變產業國際分工體系與貿易流向,亦可能對未來產業結構及全球市場分布產生影響。 跨國企業除了銷售貨品至他國,亦會從其他國家挑選適當地點進行投資,展開全球化布局。因此,資金不僅隨營運活動移動,亦會隨投資活動於國際間流動,促使資金國際化、投資全球化。 聯合國貿易開發會議(unctad)發表「2006年世界投資報告」顯示,2005年全球外人直接投資流入量為9,163億美元,較上年增加29%。其中,跨國併購金額達7,160億美元,顯示跨國併購為國際投資主要型態。 運用先進的資訊與網路通訊科技,也讓企業組織的營運模式產生改變,包括協助跨國企業有效地提高全球各據點之營運效率、或與上下游產業鏈供應商或客戶進行協調與整合,執行並實現全球布局之策略。因此,不論產品、服務、資金、人員、資訊,乃至於道德規範及行為模式,皆得以隨時流通,並互相影響,生產、消費與流通等經濟活動將在一個全球即時互動的網絡中運作,使經濟活動全球化的趨勢更加明顯、快速。 2.全球產業與市場、跨國企業經營版圖都在移轉 為求在競爭激烈的全球環境下永續經營及成長,產業的供應鏈與價值鏈成為跨國企業全球化布局的關鍵考量點。因此,基於比較利益原則,企業會將生產價值鏈某段活動移往較具優勢的區域,以降低成本、獲取最大利潤。 例如,為降低生產成本,將工廠設於中國大陸;為貼近客戶、銷售產品,將銷售據點設於當地市場;為方便將產品自工廠運送至市場,於適當地區設立發貨中心。換言之,企業會以全球觀點進行生產與市場布局考量,而非固守本土市場。 全球產業供應鏈與價值鏈的改變,也促成新興產業崛起。近年興起的委外服務業務便是一例。 由於多數產業皆進入微利時代,加上資訊技術進步,更易於掌握分工的效率,因此為了降低成本、掌握生產效率,跨國企業將非核心的製造甚至內部支援服務業務,有系統地、大規模地委外,強化競爭優勢。近幾年,在印度興起的委外服務,更成為國際直接投資的焦點。 企業將帳務處理、客服中心等原屬內部的作業委外,不僅可降低成本,亦可提供客戶24小時服務。由於衍生龐大商機,委外服務的業務內容持續擴大。 全球產業分工也由目前以製造流程為主,擴及服務部門。但憂心的是,中小企業較缺乏全球布局,未來面臨的競爭壓力與日遽增,應當積極思考競爭利基。 為達企業營運快速成長及全球發展之策略目標,部分企業採行併購策略,以期短期內達成目標,提升競爭力。加上國際投資自由化及資金流動全球化,大幅降低跨國企業併購的障礙,也更方便取得資金,因此,進行跨國併購已成為企業全球布局的重要策略之一。 受到企業營運及投資策略全球化之影響,近年全球併購交易案件數量持續上升。 據bloomberg統計,2006年1至11月併購交易案達29,846件,交易金額高達5.7兆美元,遠高於2005年全年併購交易金額2.4兆美元,顯見企業藉跨國併購切入國際市場情形愈趨普遍。若以地區別觀之,200 6年歐洲併購市場成長最多,總交易額2兆美元。除跨國企業外,專業投資機構之基金亦為併購規模成長的推手。 3.台灣企業面對全球化之挑戰與因應 面臨全球競爭對手的威脅,台灣企業可能須思考以下問題: ◎面對全球產業整合與分工,台灣企業如何與國際企業形成供應鏈連結? ◎生產成本低廉區域興起,台灣企業如何與之競爭?是否應重新審視在全球產業鏈之地位,以及未來移動方向? ◎若持續採規模經濟、降低生產成本之模式,是否須至海外生產成本低廉地區設廠?或是持續擴大規模,降低生產成本? ◎為提升全球競爭力,是否須進行垂直整合,形成供應鏈體系?或尋求新技術提升研發創新能力? ◎是否開發新產品、新事業或新市場?未來產品與市場之全球布局為何? 展望未來,台灣廠商拓展市場,應該從全球競爭之觀點思考能否延續競爭優勢?能持續多久?確保永續經營與成長,各企業可依據欲達成之目標及擁有資源,選擇自發性成長或併購等發展策略。 企業進行併購之動機可能包括以下幾點: ◎水平整合:藉由併購達到產能擴充、市占率提升及資源整合等目的。 ◎垂直整合:確保原料、關鍵零組件、訂單等上下游經營能力整合。 ◎多角化經營:投入新事業、新產品以擴大營運版圖。 ◎國際化布局:進行區域性或全球性併購,朝國際企業發展。 ◎取得互補性技術:藉由併購取得技術或其他資源,強化未來競爭優勢。 ◎取得發展所需資金:為持續擴張營運規模,亦可引進專業投資機構之基金。 企業可採行併購方式可分為: ◎資金募集:引進新投資人,募集企業發展所需資金,但經營權不改變。 ◎合資:與另一公司共同出資成立新合資公司。若是跨入新產品或新市場,常會與熟稔該產品或當地市場之公司共組合資公司,做為試金石。 ◎蒐購:購買標的公司之股權,依購買股權的比重決定為少數股東或主要股東。 ◎合併:標的公司消滅,完全併入存續公司。 由於併購動機、標的公司狀況以及各國相關法規不同,企業進行併購時,應依據策略目標及個別狀況,決定採行併購模式。 台灣企業在思考發展策略時,除自發性成長,亦可納入併購方式評估,也可與其他跨國企業結盟,合作開拓亞洲等新興市場。(薛明玲為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所長、游明德為普華國際財務顧問公司執行董事 ) 本文章刊登於工商時報2007/02/05 更多新聞請看「工商時報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