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部落格 > 部落格文章
 
波羅的海指數創今年新高 最多刺激反彈
 
分類:新聞匯總快報

2008/3/29 下午 03:18:52

 

航運股長多格局 得再等一年
受到產業供過於求影響,近兩年航運類股乏人問津。運價下跌,對以遠洋航運為主的長榮、陽明衝擊較大;散裝部分,隨著中國祭出宏觀調控,並實施鐵礦砂管理辦法,推升景氣的非理性因素已不存在,要再大漲可能性低。
近二年,航運類股乏人問津,不但台股輪動「事不關己」,就連跌深反彈也沒有分。整個產業,籠罩在供過於求及高油價威脅下,股價硬是動彈不得。不過,就投資基本面來看,七月七日長榮股價收盤二十二.三元,低於每股淨值二十二.八元,今年獲利預估三元,不論就本益比,或股價淨值比計算,都是相對安全的股票。 此外,貨櫃航運整體需求與全球經濟及貿易成長息息相關。今年全球gdp(國內生產毛額)成長率為四.九%,比去年高○.一個百分點,貿易成長則與去年相當。市場推估,今年貨櫃需求量成長,與去年差別不大,並無明顯衰退。 只是「安全、便宜」並非票房保證,股價要漲,就得有故事、題材。目前來看,航運股最多只是「安分守己」,要奮力突圍,仍待兩岸三通題材「救贖」。但在政策開放之前,不妨先了解航運股為何獲利能力未見大幅衰退,股價卻始終「扶不起」? 先就市場疑慮最深的供給問題來看,○三年以來,貨櫃運價大幅調升,航商為求獲利,並保有本身競爭力,便積極擴充船隊。目前船塢訂單滿載,而訂船到交船時間,需三年以上,顯現各家航商反應熱絡;舊船部分,也因營運獲利高的關係,遲遲不肯退出市場,在「舊的不去,新的又來」情況下,整體貨櫃供給成長率自然明顯攀升,較去年高出二.六個百分點。 貨櫃運輸淡季為第一、二季,第三季則受歐美聖誕效應,及第四季消費旺季提前準備的關係,表現最好。影響所及,十月多半是全年營運高點,而第四季為大型船舶下水高峰,且旺季過後,產業景氣又將逐步下滑。供給持續增加,運價下跌壓力在所難免,其中,第三季因旺季需求支撐,運價跌幅有限,但第四季新船入港,預估將有一波跌幅出現,為股價蒙上一層陰影。
運價走低 第四季不看好 對此,正利航業會計處經理何君憲指出,貨櫃船隻供過於求原因,主要受大型船舶增加影響。其中,歐洲航線因碼頭設備較完善、先進的關係,胃納量大,船商紛紛以大型貨櫃船經營。如此一來,歐洲線成為產業供過於求下的最大苦主,以今年第一季運價表現來看,歐洲線較去年第四季跌幅大,達一四%。而美東航線,則受巴拿馬運河船舶載重限制,供給增加幅度不大,加上可停靠的船隻小,不受船舶大型化影響,因此運價跌幅最小。 整體而言,各航線經營方式不同,運價表現不一,實在不可相提並論。不過,就一般運價跌幅來看,歐洲、美西航線,將受大型船舶下水衝擊最劇烈。 換句話說,以遠洋航線為主的長榮、陽明,第三季雖有旺季效應可期待,且多條航線費率已有調漲,但隨著新船入港,第四季運價仍有下跌可能。屆時除非歐洲有塞港現象,可進一步徵收壅堵附加費,使運價維持高檔不墜,否則跌價情況無可避免。 散裝航運部分,同樣深受供給成長率大於需求影響,運價趨勢向下。事實上,近二年散裝航運景氣所以能攀上高峰,全拜中國大陸對鐵礦砂需求龐大所賜。建華投顧研究員李承翰指出,○三、○四年大陸實施「十.五」發展計畫,相關基礎建設正如火如荼展開。由於當時中國欠缺成本概念,不計代價購買鐵礦砂,才將散裝航運景氣推升至最高點。 不過,隨著中國以宏觀調控政策,作為抑制經濟過熱的手段,並在去年實施鐵礦砂管理辦法,過去瘋狂採購的情況,已不復存在。不僅如此,近期中國進行股改,在成本考量下,非理性因素導致散裝航運飆漲的情形,也不可能再出現。李承翰認為,散裝短期要再大漲的可能性低,投資價值不如貨櫃航運。 七月三日,bdi(波羅的海運價指數︶創今年新高二九八三點,為久未表現的航運股,帶來信心,不過,這卻非多頭前兆。李承翰表示,第二季初,全球鐵礦砂定價出爐,大陸藉此機會回補庫存,使bdi指數大漲才是主要原因。未來,除非有「天災人禍」,像能源危機、重建需求等,否則散裝難有大行情。成長空間 貨櫃遠比散裝大 就全球散裝需求變化來看,鐵礦砂部分,去年成長超過一成,今年預估為六.六%;煤礦部分,去年成長四.三%,今年則預估三.八%;而其他乾散貨部分,去年及今年成長幅度皆在二%左右,整體乾貨貿易量,今年預估將下滑○.二%。其中,鐵礦砂需求以中國為主,由於其主導性高、未來議價能力強,因此,散裝明年合約價,不見得能再漲。 相較之下,貨櫃航運未來幾年供給增加狀況大致確定,但是需求的成長空間卻仍值得期待,特別是中國下一個五年經濟成長計畫,出口只可能增加,不可能減少。 另外,何君憲指出,受到運價下跌影響,船租成本也變便宜,甚至低於維修成本。在此情況下,養船不如租船,一旦產業到達臨界點,船商淘汰舊船可能性高,屆時供給又將出現短缺局面,值得留意。 整體而言,貨櫃航運明年上半年將出現營運谷底,但不至於虧損。至於油價部分,則透過徵收燃油附加費,及油料避險等策略施行,用油成本預料應對貨櫃航商影響有限,投資人也不必過分悲觀。 (更多精采內容,請見《今周刊》第499期,各大便利商店均有銷售) █《今周刊》本期更多精采報導 ◎封面故事:低價電腦 ic設計業的印鈔機 ◎特別企畫:一位台灣人帶領兩千位民工的奮鬥史/瘋子計畫 沒念醫學院竟敢蓋醫院 ◎國際眼:你被駭到了嗎?間諜入侵 ◎焦點新聞:經續會將成行政院兩岸政策處女秀/蘇貞昌的「變相直航」有牛肉 ◎話題人物:在明暗交會處/薛明玲的精算人生 ◎老謝開講:世足效應 本文章經《今周刊》授權刊登
更多內容請詳閱本期《今周刊

今周刊 第499期   / 撰文 / 歐陽善玲

資料來源:全球華文行銷知識庫授權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 
目前評價:0
 
您對這一則文章的評價:
 
回應內容:
 

我要回應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