柏孜克裏克,維語“山腰”之意,突厥語為“裝飾繪畫”之意。柏孜克裏克千佛洞,又叫寧戎窟寺,坐落在吐魯番市東45公裏火焰山中段木頭溝河谷西岸的懸崖上,南距高昌15公里,是新疆境內較大的佛教石窟寺遺址之一。共有洞窟 83個,現存57個,其中有壁畫的40多個,總面積達12o0平方公尺,是吐魯番現存石窟中洞窟最多、壁畫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。
柏孜克裏克千佛洞,始鑿於南北朝後期,在歷經唐、五代、宋、元、長達7個世紀的漫長歲月裏,這裡一直是高昌地區的佛教中心。回鶻高昌是石窟群最繁華的時期,是研究回鶻文化藝術的寶庫。
公元13世紀末,伊斯蘭教傳入吐魯番後,佛教漸衰,柏孜克裏克千佛洞隨之趨於衰敗。
20世紀初葉前後,千佛洞屢遭外國人的劫掠破壞,至今傷痕斑斑,幾乎成了空洞。
最早的千佛洞窟
柏孜克裏克千佛洞,開鑿歷史最早的是17、18兩窟,為公元6~7世紀南北朝後期開鑿而成的。
第17 窟中反映“地獄變”的壁畫,酷似摩尼教冥府圖,為全國罕見。
小忽雷伎樂圖窟
第16號窟開鑿於中唐。
窟中有一幅依樂圖。
圖中小忽雷這種古代樂器的出現為中國佛窟所首見,是研究古代西域音樂、樂器的珍貴資料。
忽雷,又叫龍首琵琶,源於唐代南詔樂。
其形制棒狀梨形,龍首雙弦,蟒皮蒙腹,檀木為槽,據說是由唐代名畫家韓滉專請樂工精心制做而成。
真品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。
當時,鄭中丞是演奏大小忽雷的高手,名聲響震一時。
小忽雷壁畫的出現,說明唐代我國南北文化交流達到空前的水平。
高昌回鶻國王、王後圖窟
柏孜克裏克第20窟壁畫,繪制有回鶻高昌國王和王後的圖像。
畫像色彩艷麗,線條流暢,繪制精美,有很高的藝術性,是整個千佛洞壁畫的代表作之一。
畫中,高昌回鶻王,頭戴蓮瓣形寶珠冠,身著圓領寬油長袍,中束腰帶,腳著黑色長統靴,腰帶上佩係小刀、火石、礪石、針茜等日常用物。王後,體態豐滿,頭戴寶冠,身著翻領窄袖西紅色大衣,與《唐書》所載回鶻王後的服飾完全一樣。畫像旁,標有回鶻文題記,大意是歌頌回鶻國王和王後的文才武略和輝煌政績。十分遺憾的是這些精美的壁畫陳列在柏林博物館,窟內的彩色照片是根據原作翻拍的。
舉哀圖
第33 窟後壁,有一幅表現佛涅槃後眾弟子默立舉哀的致意圖。
這幅圖,藝術地表現了膚色各異、發式服裝迴別的佛弟子,十分痛苦地圍侍在涅槃後的佛前虔誠祈禱的神態,畫面線條流暢,人物造型逼真。
羽人洞窟
柏孜克裏克第38窟,是一個反映古代摩尼教生活情景的石窟。
在石窟後壁,畫有三棵樹,樹下有許多穿白色衣服的僧尼和有翅的羽人形象,表現了對摩尼教的尊崇。
9~12世紀,回鶻高昌是世界摩尼教的中心。
這幅壁畫就是摩尼教在高昌盛行的證據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