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華電信去年爭取提高市內電話撥行動電話資費攤分比率不成,最近又計劃趁年底政府檢討市內撥行動資費攤分比率時,爭取拿回市話撥行動的資費訂價權,民營業者對此表示不滿,雙方又陷入新的緊張關係。 中華電信自估,每年代收市話撥行動金額約二百億,資費攤分比率每提高一%,大約可增加二億營收,若把資費攤分比率由現行的一五‧五七%提高三○%,全年約可增加三十億營收。不過,民營業者推估中華可因此增加一百億元營收,因此主張政府要公平檢視所有市內電話和行動電話間的攤分比率。 交通部電信顧問小組曾建議,電總或通訊傳播委員會(ncc)應儘速將固網(市話)打向行動網的通信費歸屬原則回歸給發話端訂價(即中華電信)。而世界各國由市話撥行動電話的攤分比率也呈一路向上攀升的趨勢。今年初中華據此爭取將攤分比率提高到三○%,但當時電總礙於中華尚未開放用戶迴路,並未同意。 不過今年元旦開始,電總微降網路接續費,區分日間(一般時段)每分鐘○‧五九元和(減價時段)○‧三九元,加上市話撥行動改以秒計費每分鐘升為六‧六元,中華電保留的費用也由原本的一‧○六八元降為一‧○二八元,攤分比率由一七‧五%降至目前的一五‧五七%。 中華以台灣電信集團為例指出,固網業者投資市話網路的獲利率只有二%不到,不過台固轉投資台灣大每股十元可以賺二‧四元,兩者獲利相差十倍以上,業者在商言商,也就沒有業者願意和地方政府協商爭取路權,只為賺取微薄的二%利率,影響所及就不會佈建基礎網路建設。 不過,民營業者則認為,市話撥大哥大的平均成本超過三元以上,業者是用市話打行動的營收補貼行動打行動、手機貼補以及向中華租用的專線電路費用費,攤分比率沒有調整的空間。網路接續費下滑的價差也應回饋給消費者,而不是給其他業者。 民營業者強調,中華若有意比照全球平均值,重新檢討市話撥打行動的資費攤分比率,則應按「公平原則」,採同一標準重新檢討行動撥市話的資分攤分比率。現今全球行動撥打市話的資費攤分比率是,行動業者拿九五%,市話業者拿五%,不過中華收取的比例則超過一○%以上。 更多新聞請看「 工商時報 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