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部落格 > 部落格文章
 
經營成敗取決五毒心態 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
 
分類:新聞匯總快報

2008/6/9 下午 11:37:00

 

宗教修行,修行兩字可以說成「修正自己的行為」。修行的方法主要是「斷滅貪、嗔、痴;勤修戒、定、慧」。「貪、嗔、痴」和「慢、疑」合起來稱為「五毒」。這五樣不好的心理狀態,會讓人處在一個不快樂的精神情境中,降低生命的價值。 此外,企業經營的成敗和這「五毒」也有一些關係。 首先說「貪」,在企業經營上,很容易貪大,也就是不管自己的體質和外在環境的需要,只是一味要追求最大,認為只要最大,就能有規模經濟,並且對整個產業也最具舉足輕重的影響力。 但是企業規模的大小和其獨特價值與核心能耐具有一個平衡點,一旦企業規模過度超出其核心能耐與價值時,就會發生經營危機。 這幾年,幾家大企業垮了下來,並不在他的本業生意不好,而是在其擴張太快,人才、制度、財務、創意、管理都跟不上,也就是虛胖。 虛胖體質的人,去看醫生,醫生一定要他減肥,但虛胖的公司,問他明年的展望,他會說:「我還要成長100%」。 其次說「嗔」,佛教中的「嗔」指的是「嗔恨心」。在企業經營上,由於同業間的競爭,上下游間相互逐利鬥爭,乃至於與顧客間的競爭很多,難免會動情緒,起了嗔恨心。在教義上,有所謂「一念嗔心起,百萬障門開」的警句。在企業經營上,並非說不爭,但可以維持在「其爭也君子」的層次,以便和競爭者維持在一個可以競爭也可以合作的境界,和上下游間維持在一個共存共榮的平衡產業價值鏈當中。這其實也很符合現今流行的「競合」思潮。 第三說「痴」,佛教中的「痴」指的是「執著」。在企業經營上,執著是好事也是壞事,成功的企業一定要聚焦、要專注、要執著、要落實。但「成功乃失敗之母」,因為環境會變,企業若以昨日之成功來面對明日已經變化的市場需求,結局自然是失敗的。在現在競爭劇烈的市場,大概沒有哪一家公司敢「以不變應萬變」,反倒是常有變來變去,自我耗損,人云亦云,以競爭者為核心,東施效顰的毛病。策略是一個簡化,聚焦的東西,它把整個公司的力氣朝向一個最重要的方向。也因此,它必須選擇放棄某些行動。因為有放棄,也就有風險。因此,環境改變,策略也要跟著變。 第四說「慢」,佛教上講的是「驕慢心」。在企業經營上,特別是服務事業,驕慢心一出來,客人馬上察覺,心生反感,甚至還產生衝突。全國電子堅持以顧客為核心,感動行銷。強調「手快腳快,不必等待,滿臉含笑,連聲說嗨!」。 另外,企業經營有點小成,譽亦隨之而來,聞之不喜,字字句句都化成對所有利害關係人更多的責任,能如此,驕慢心自然不生。 最後說「疑」,講的是「不信因果」,不相信會有因果報應這件事。幾年前,全國電子的服務態度飽受外間批評,那時我們開玩笑說:「一天一家店得罪幾個客人,有甚麼了不起,台灣2300萬人,我有生之年,應該是得罪不完的!」。但後來我們歷經品牌再造,才重新找回消費者的心,可見服務事業的經營,不僅有因果報應,還報應的很快呢!

工商時報   / 蔡振豪(全國電子總經理)

資料來源:全球華文行銷知識庫授權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 
目前評價:0
 
您對這一則文章的評價:
 
回應內容:
 

我要回應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