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da《見過比片片雪花更美的嗎?它是它自己的美!》

禪宗的鼻祖菩提達摩
遠遠地超越了道德家、清教徒
和所謂的善心人士。
他碰觸到了問題的最根部。
除非在自己裡面有覺知產生,
否則所有的道德律都是假的,
所有我們的文化都只不過是薄薄的一層,
任何人都可以將它摧毀。
但是
一旦 自己的道德律來自 自己的覺知,
而不是來自某種規範,
那麼事情就會完全不同,
那麼在每一種情況下,
自己都由 自己的覺知來反應。
這樣的話,
任何 自己所做的事都是好的。
覺知不可能做出任何壞的事,
那就是覺知最終極的美,
任何來自它的事就都是美的、
都是對的,
不需要任何努力,
也不需要任何練習。
所以,
與其要剪掉樹葉和樹枝,
倒不如切斷那個根。
要切斷那個根只有一個方法:
成為警覺的、
成為覺知的
和成為有意識的。

道德律將所有生命的能量和汁液
都限制在他狹隘的頭腦裡。
生命力在那裡變得無法流動,
所以他事實上已經變成「葡萄乾」,
他的整個舉止都很適當、
很僵硬、
很嚴苛,
他一直都準備將每一個情況看成黑或白,
就像配戴在他頸子上的珠寶一樣。
我們必須記住:
有這些頭腦的判斷都只不過是我們制約的產物。
不論我們的判斷是用在我們自己身上,
或是用在別人身上,
它們都使得我們無法去經驗那個存在於內在的美和神性。
唯有當我們突破了我們制約的籠子,
然後到達我們自己內心的真理,
我們才能夠開始按照生命真實的樣子來看它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