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部落格 > 部落格文章
 
小心肝~~~(下)
 
分類:健康

2008/8/5 上午 10:03:08

 
小心肝~~~(下)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c型肝炎針針相傳

針針相傳的不止b型肝炎病毒,也包括c型和d型肝炎病毒。

根據衛生署委託的研究發現,台灣西部有某些村的村民c型肝炎罹患率高
達44%以上。後來才發現因為民眾經常前往打點滴的診所和藥房,為了省
錢,整套注射器具很少更換,而引起全村的大感染。

山地部落沒有醫護人員,醫療環境不佳,醫療器具、針頭消毒不完全,c
型肝炎的感染率也較高。

因為c型肝炎病毒在血液中的量很少,所以不易經由母親的胎盤或產道傳
染給嬰兒,必須透過輸血或注射直接感染。台灣在民國81年開始對捐血血
液篩檢c型肝炎病毒,在此之前曾經輸過血的人約有15~20%的人可能感
染c型肝炎病毒。

前不久才喜獲麟兒的東帝士集團董事長陳由豪,就是在年輕時因為腎病住
院打針,而感染了c型肝炎,從此展開和c型肝炎的長期抗戰。在27年後終
於大獲全勝,把c型肝炎病毒轟出去。

毅成建設總經理王啟元的妻子胡慕潔就沒有這麼幸運。她每年都做全身健
康檢查,肝功能都正常,然而健康檢查項目中並未包括c型肝炎的篩檢。
所以她一直都不知道自己早在六歲那年就因為燙傷住院感染了c型肝炎。
去年,她因c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癌去世,才46歲。不論識與不識者,看
到照片上高雅甜美笑盈盈的胡慕潔就這樣枉死,莫不感到悵然,遑論她的
家人。

如果已經有b型肝炎帶原或是c型肝炎的人怎麼辦?中研院院士陳定信說,
帶原者的情況很複雜,從沒病(健康帶原者)到有病,可能完全沒有症
狀,因此一定要檢查。了解肝臟現在的狀況──只是發炎?或是已經硬
化?還是長出腫瘤?若是發炎,則必須視情況接受治療。

肝臟好不好,檢查才知道

肝臟沒有神經,多數的肝病病人不會感到疼痛,也沒有其他症狀,所以肝
臟好不好要靠檢查才知道。定期檢查就像是保全系統的監測一樣重要。

看過太多肝癌病人一來求醫就是末期,一家人哭哭啼啼,許金川相當感慨
地說,悲劇是可以避免的,只要定期監測肝臟狀況。

但是,一般人抱持的態度多半是「我不會那麼倒楣吧!」就好像生活在台
北的人都知道小偷很多,但是反正自己不曾遭小偷,就置之不理。「但是
如果以保全系統監控,可以把小偷作案機率減到最低,」許金川比喻。

藥學系畢業的李先生本身是b型肝炎帶原者,雖然有醫學知識,但是27歲
的他,仗恃年輕力壯,自信健康不會有大問題,所以並沒有定期追蹤。只
是拗不過女友的要求,參加「肝炎防治基金會」所舉辦的篩檢,卻意外發
現血中「α胎兒蛋白數值」很高(肝癌的可能徵兆之一),緊接著進一步
的血管攝影與電腦斷層檢查,確定是兩公分的肝癌。在去年4月手術後,
除了身上多了刀疤外,一切如常。家人在他的鼓吹下,都做了檢查,結果
發現全家都是b型肝炎帶原者,所幸目前肝臟檢查都正常。

肝功能正常,不代表沒有肝病

定期追蹤腫瘤的蛛絲馬跡固然重要,方法也要正確,才能在肝癌小如花生
米時,用酒精注射、栓塞餓死或是手術割除。

b型肝炎帶原者、c型肝炎、慢性肝炎(肝臟酵素got、gpt檢測值連續半
年不正常)、肝硬化、家族中有人罹患肝癌者,都是肝癌的危險群。這些
人應該每半年追蹤一次肝臟的狀況。

此外,到醫院定期檢查要記得兩件事:

1.找肝膽或腸胃專科醫師。現在醫學分工很細,不是每個醫生都懂得肝
病,所以一定要找專科醫師。
2.檢查項目最好要包括三項:肝功能檢查、血中α胎兒蛋白、腹部超音波。

這三項檢查到底可以檢查出什麼?

一、肝功能檢查
肝功能檢查可以看出肝臟是否正在發炎,但是不能及早顯示是否有肝硬化
或肝癌,更不能檢驗出是否感染各種肝炎病毒。

肝功能檢查,是指抽血檢查肝細胞內的酵素(即got、gpt)。正常值會
因各家醫院的標準值而有異,不過一般都在40單位以下。

這兩個數據只能代表抽血那時之前,肝細胞有沒有發炎、壞死。肝細胞若
壞死,這些原先存在於肝細胞內的酵素,就會跑到血液中,因此檢測值就
會升高。

宋瑞樓認為,got、gpt更應該稱為肝細胞壞死指數才對。got、gpt並不
能做為肝功能好壞的唯一指標。

在醫院門診裡,很多病人一聽到癌症末期,最無法接受的是「我每年做肝
功能檢查都正常,怎麼會?」但「即使是已經罹患肝硬化或是肝癌,這些
檢查還是可能正常,所以只有肝功能檢查是不夠的,」許金川說。

「如果還有明天」演唱者歌手薛岳,本身是b型肝炎帶原者,在台灣檢查
時他的肝功能正常。不久到大陸演唱,腹痛求醫,卻已經是肝癌末期了。

目前全民健保提供40歲以上的人所做的健康檢查,雖然包括肝功能檢查,
但是並不能檢驗出是否有b型與c型肝炎,甚至肝硬化、肝癌等肝病。很多
人卻不了解這一點,以為肝功能檢查正常,就可以安心。宋瑞樓和陳定信
曾經努力爭取把b型肝炎抗原檢查包括在健保的健康檢查項目內,可惜未
被採納。

要徹底篩檢出早期的肝癌,除了肝功能檢查外,還要再做血中α胎兒蛋白
與腹部超音波檢查才可以。

二、血中α胎兒蛋白(afp)
抽血檢查血中α胎兒蛋白,也是在早期就抓出肝癌的好方法之一,正常值
小於20ng/ml(每個檢驗單位的正常值會略有差異)。

α胎兒蛋白只在胎兒時期分泌,出生後就消失。但是肝癌病人不知道為什
麼又開啟這種分泌功能,所以α胎兒蛋白值會升高。如果血中α胎兒蛋白無
緣無故超過400ng/ml以上時,約有95%可以確定是肝癌。不過約三分之一
的小型肝癌病人,α胎兒蛋白值正常,所以也不能只靠它來診斷肝癌,必
須再加上腹部超音波,才能早期診斷。

三、腹部超音波
超音波檢查不痛,時間又短,就像是醫生的第二個聽診器,可以透視肝臟
和其他腹部器官。肝硬化與肝癌都可以藉由腹部超音波檢查出來。

約一公分大小的肝癌就可以藉由超音波檢查出來。一般來說,肝癌從一公
分長到三公分,最快約需4~6個月左右。所以如果第一次做超音波沒看到
肝癌的話,4~6個月後再照一次,肝癌應該還在三公分以下,治療的效果
應該不錯。這是肝癌危險群必須4~6個月做一次超音波檢查的原因。

台灣人的頭號敵人──肝癌,在醫生眼中其實也不是完全束手無措,只要
在還沒有感覺到它的存在時,就先逮住它,加以制裁,就有痊癒的機會。

所以,愛肝的第一步不是去買「顧肝」的藥吃,而是去篩檢,了解它是否
正在受苦?肝炎病毒是否欺負它?只要定期檢查,及早緝兇,肝癌不會是
絕症。

諮詢單位:
* 肝病防治基金會:電話(02)2382-5234;網站:
http://www.liver.mc.ntu.edu.tw/
* 德桃癌症關懷基金會:電話(02)8773-1261;網站:
http://www.cancercaring.org.tw/
* 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:電話(02)2875-7629;網站:
http://www.vghtpe.gov.tw/~tcfund
* 台灣癌症基金會:電話(02)2396-8006;網站:
http://www.fcf.org.tw/
 
 
目前評價:0
 
您對這一則文章的評價:
 
回應內容:
 

我要回應: